白矮星的“晶莹之心”
新华网北京2月20日电美国科学家最近通过观察证实,银河系中一颗白矮星的内核是一块晶体,它有月亮那么大,重量则与太阳相当。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网站报道,白矮星有着“宇宙时钟”的作用,其特征数据是估算星体和星系年龄的重要参数,这项新发现将有助于“校准”这种“
时钟”。
根据现有天文学理论,白矮星是死亡的恒星,体积很小,密度异常大。由于不再发生核聚变,它们渐渐冷却,内部可能会冷凝成固体。
为了证实有关假说,美国哈佛-史密森尼安天体物理中心的天文学家利用世界各地望远镜组成的一个网络,对编号为BPM37093的白矮星进行了持续两周的不间断观察。这颗白矮星是银河系里唯一一颗亮度有规律脉动的白矮星,科学家此前曾猜测它有一个固态的晶体内核。
白矮星亮度的变化由外层非固态物质的对流引起,随着晶体核心越来越大,亮度变化的周期会越来越短。目前,观察白矮星亮度的变化规律是证实其内核为固态的唯一途径。
这颗白矮星的亮度每5到10分钟增强或减弱1%。科学家建立了一个有着晶体内核的白矮星模型,将各项推算数据与实际观察结果对比,证实这颗白矮星有90%的质量集中在一块巨大的单晶内核中。
研究还证实,这颗“晶莹之心”的成分是纯氧。它看起来或许像钻石,但实际上与人类见过的任何晶体都不相同。白矮星内部的压强比产生钻石的压强高1万亿倍,强大到将电子从原子外层剥除,只留下原子核,形成浸泡在电子海洋中的晶格。
晶体内核在形成过程中会释放热量,影响白矮星的冷却速度,可能导致人们对天体年龄的推断出现10亿到20亿年的误差。增进对白矮星晶体内核的了解,对减少误差非常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