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科学家称坦普尔1号彗星核心成分是灰尘

来源:新华网 \ 2005.10.27 \ 评论:0 \ 今日/总浏览:1/1436

  法国等欧洲科学家通过分析欧洲“罗塞塔”彗星探测器传回的数据发现,与美国“深度撞击”探测器相撞的坦普尔1号彗星的密度比原先预计的要大,其核心成分是灰尘而不是冰雪。

  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深度撞击”探测器与坦普尔1号彗星相撞时,欧洲“罗塞塔”彗星探测器正位于距相撞发生位置8000万公里处。“罗塞塔”在随后一周内拍摄了坦普尔1号遭撞击后的云雾变化。法国马塞星相物理实验室科学家同欧航局天文学家分析“罗塞塔”发回的数据后发现:撞击导致坦普尔1号表面产生了一个半径为30米的大坑,有5000多吨的灰尘以每秒110到300米的速度被抛离彗核,此外还有约5000吨的冰和约15吨的氢氰酸(HCN)以冰粒的形式被抛向太空,并在太阳辐射的影响下迅速升华为气体。

  科学家认为,这些事实表明灰尘在彗核中的比例比原先想象的要多得多,而这一研究表明,这个彗星的实质内容是一个被冰块包裹并被冻住的灰尘球,而不是人们原先认为的“大冰坨”。欧洲“罗塞塔”彗星探测器是去年3月发射的,它的主要任务是赶上一颗叫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的彗星,并进行观测。

网友评论.
  • 暂无评论。快来抢沙发!
发表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个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