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12年依然步履稳健!机遇号爬上最陡山坡

2016/02/25 dogstar 0 幻灯模式

机遇号火星车已经工作12年之久,但依然步履稳健。现在,它正熟练的在一处坡度达30度的“克努森山脊”(Knudsen Ridge)上工作,挑战2004年登陆火星后行驶过的最陡峭地形。这张照片展示了机遇号在克努森山脊上仰望的视角,由数张机遇号全景相机于2015年10月29日和30日(第4182和第4183火星日)拍摄的照片拼接而成。为了容易区分表面不同的物质,照片经过了色彩增强处理,照片顶部附近即“红色区域”物质。

这张照片展示了机遇号在克努森山脊上仰望的视角,由数张机遇号全景相机于2015年10月29日和30日(第4182和第4183火星日)拍摄的照片拼接而成。为了容易区分表面不同的物质,照片经过了色彩增强处理,照片顶部附近即“红色区域”物质。

机遇号火星车已经工作12年之久,但依然步履稳健。现在,它正熟练的在一处坡度达30度的“克努森山脊”(Knudsen Ridge)上工作,挑战2004年登陆火星后行驶过的最陡峭地形。

2月,机遇号收到了一项新任务考察一片红色岩床。为区别周围的黄褐色岩床,这片区域被科学家称为“红色区域”(red zones)。机遇号将检测该区域的岩石,它们可能因数十亿前存在的液态水发生过化学变化。

机遇号在当前位置对“红色区域”进行了近距离观察,发现低处有一些红色碎块,其中混有积聚而成的其他松散物质,表明“红色区域”的物质成分容易碎裂瓦解。因此,机遇号将瞄准克努森山脊上那些明显的、裸露的、纯净的“红色区域”物质,并利用阿尔法粒子X射线光谱仪(APXS)分析它们的化学成分。

考察任务首席研究员,来自纽约康奈尔大学的史蒂夫·斯奎尔斯(Steve Squyres)说:“我们希望利用火星的这一陡峭地形获取到更好的‘ 红色区域 ’样品。”

轮子打滑但问题不大

1月底,机遇号就已经开始攀爬克努森山脊,行进2次,总路程9.4米。山脊坡度达30度,是机遇号目前行驶过的最陡峭地形。通过对比轮子正常转动能够行驶的路程和视觉里程计(visual odometry)记录的实际路程,科学家发现机遇号的车轮发生了打滑,打滑程度不到20%。

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火星车项目主管约翰·卡拉斯(John Callas)说:“机遇号证明了她依然步履稳健!在这样陡峭的山坡上,火星车车轮的打滑程度远远低于预期。”

2月18日,在经过一次行进之后,机遇号又向克努森山脊上的探测目标迈进一步。

俯瞰奋进陨坑的山脊

克努森山脊位于贯穿奋进陨坑西侧边缘的马拉松峡谷南部,是一个能够俯瞰整个奋进陨坑(宽达22公里)的突出高地。而这个非正式名字是为了纪念丹麦天文和行星科学家(Jens Martin Knudsen)延斯·马丁·克努森(1930-2005),机遇号和勇气号火星车科学团队的创始人之一。

此外,克努森山脊所在的马拉松峡谷已成为机遇号的一个高优先级目的地。火星勘测轨道飞行器(MRO)此前的探测发现,峡谷中存在粘土矿物(一种层状硅酸盐)。粘土矿物通常形成于有水的环境,这正是马拉松峡谷成为理想探测区域的原因。机遇号在登陆不久就发现过远古火星有水的证据,但种种迹象显示,这些水酸性很高。通过在马拉松峡谷的考察,科学家将更多了解存在非酸性水的远古环境,这也是昔日可能存在的火星微生物生存的重要因素。

这张照片可以看到机遇号机械臂末端指向的一处有打磨过痕迹岩石。为了检测内部化学成分,机遇号先用岩石磨损工具打磨掉部分表面。照片有火星车的前部避险相机拍摄于2016年1月5日(第4248火星日)。

这张照片可以看到机遇号机械臂末端指向的一处有打磨过痕迹岩石。为了检测内部化学成分,机遇号先用岩石磨损工具打磨掉部分表面。照片有火星车的前部避险相机拍摄于2016年1月5日(第4248火星日)。

斯奎尔斯表示:“MRO的探测显示,马拉松峡谷内的‘红色区域’与粘土矿物紧密相关,但这并非确凿证据。我们希望探测出是什么化学反应使它们不一样以及它们与水有何关联。”为了验证水对“红色区域”物质的影响,科学家将周围褐色岩床作为未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参照基准,从而对比他们的化学成分。在1月份,机遇号就用它配有钻石钻头的岩石磨损工具,打磨下褐色岩床的一些碎屑检测其内部的化学成分。

带“病”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机遇号的闪存去年导致数次意外电脑重启,科学家当前在进行大量的科学任务时不得不尽量避免用到这一部件。为此,机遇号只能在关闭太阳能电池进入夜晚“睡眠”的节能模式之前,往地球发回有限的数据。(编译/dogs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