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第一大小行星富含淡水 总量超过地球
由美国宇航局合成的小行星谷神星体剖面图,其中外围是一层富含水质的地幔,覆盖在内部岩质内核之上
小行星"谷神"与火星及其它小行星的体积比较,下方红色星球为火星,右上方为小行星"谷神",左上方为太阳系火星-木星之间小行星带内的其它小行星
新浪科技讯 近日美国天文学家在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时惊奇发现,太阳系中最大的一颗小行星“谷神”,在其星体外围覆盖有厚厚一层富含冰晶态淡水层地幔。据科学家初步估算,这颗小行星上所蕴涵的淡水总量,甚至比地球上全部淡水量总和还多。据悉,相关论文已正式撰文刊登在九月八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
第一小行星地幔含水
“谷神星”处于太阳系内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太阳系小行星带内。它直径930千米,质量约占整个小行星带全部质量的四分之一,是这一区域同时也是太阳系中所以小行星里最大最重的一颗。一直以来,人们始终都将它认定为小行星带内数万颗小行星中的一员。
在此次研究中,天文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共对小行星“谷神星”拍摄了267幅局部实景图像。在随后的计算机合并处理结果中显示,这颗小行星除具有坚硬的岩石质内核外,其外围部分由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轻质地幔包裹,其中很可能富含水份。
来自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彼得-托马斯和他领导的科研小组经过研究认为“谷神星”与其它的所谓小行星似乎有所区别。一方面,其小行星所特有的外表不规则性,说明其内部的物质分布并不均匀;另一方面,其近似圆形的外表也表明它自身的引力起到了很大的塑性作用,同时"谷神星"具有很低的密度。综合其中众多证据可以推断,其内部很可能暗含被冻结的水质。
淡水含量超过地球
在研究中,科学家通过计算机模型分析发现在这颗独特的小行星内部还有其与众不同的另一面。它内部不但具有坚实的岩质内核,其靠近表面的部分由密度较小的轻物质构成。研究人员认为,整个"谷神星"在构造上是由一层冰态富水层地幔包裹着其内部的岩质内核。
对此,为美国宇航局和欧洲宇航局负责哈勃太空望远镜运行的国际太空望远镜学会在其一份报告中称,即使这层含水层其中只含有25%的水份,整个小行星中所蕴涵的淡水量就已经超过地球上所有淡水的总和。
研究小组成员约耳-帕克在向媒体介绍时表示:"根据我们已经掌握的其它类似情况分析,最有可能的推断就是包裹'谷神星'内核的小行星地幔,由冰-水混合物、泥土等物质共同组成,按常规情况其中水的含量将至少在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尽管这颗天体和地球比起来小得多,但其中涉及的淡水总量却已经非常惊人。"
据约耳-帕克介绍,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存在于局部地区,并且含水层并不深。而在小行星“谷神星”上涉及的富水地幔,比起地球上的情况就要厚出很多。地球上总共有水14亿立方千米,其中不到3%为淡水,大约只有4100万立方千米为淡水。那么如果小行星“谷神星”上地幔中有四分之一质量为水物质的话,计算下来它将含有相当于超过2亿立方千米的水体,总量相当可观。
“胚胎期”的行星
对于上述发现,有科学家提出,既然太阳系中“九大行星”内部构造各不相同,那么对于这颗“谷神星”,现在也可不妨将谷神星称作“小型”行星。而另一种不同意见则认为,相对于真正意义上的行星而言,“谷神星”顶多算是一颗“婴儿”行星,从目前状态看还处在一个普通行星的初等发育期,要真正跻身行星的行列,至少还得经过40亿年的演进。这些不同观点无疑给天文学界内有关太阳系行星资格界定争论再添波澜。
来自马里兰大学天文系的露西-麦克范登是此次研究活动的主要成员之一,她在谈到“谷神星”是否具备行星资格时表示:“事实上,由于特殊的位置关系,谷神星形成至今的数十亿年来,一直都受到它旁边木星巨大重力场引力作用的干预,使得它吸收星际物质、发展壮大成真正行星的过程被阻碍。从目前情况看,谷神星仍然只是一颗真正行星的'胚胎'而已。"
据悉,“谷神星”作为太阳系中的第一大小行星,早在1801年,便由意大利天文学家首次发现。当时研究者本是希望通过观测火星和木星之间区域以期发现其它新的行星,结果却发现了这颗体积质量都非同一般的小行星,从此便将它们命名为“小行星”或“次行星”。而随后人们又陆续在这一区域内意外观测到大量的类似它的小型天体,而"谷神星"则是名副其实的太阳系第一小行星。(Sabrina)
网友评论.
[游客]:匿名
2005-09-10 19:2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