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天文台发现极端天体环境下的吸积盘
国家天文台发现极端天体环境下的吸积盘
新浪科技讯 中国国家天文台天文学家在著名恒星形成区玫瑰星云(Rosette Nebula)中首次发现了一系列处于极端天体环境下的光学喷流系统。2004年1月1日出版的ApJ Letters第600期作了刊登。
这些光学喷流的激发源是尚处于早期形成阶段的低质量类太阳恒星,在正常的天体环境下,这些尚处于襁褓中的恒星将于几千万年后演化为类似于太阳的恒星,并有可能发展成为具有生命孕育能力的新的太阳系。然而这些源偏偏形成于一个由几十个大质量OB星所激发的尺度为100光年的电离氢区的中心,来自这些OB星的高强度的紫外连续辐射以及强烈的恒星风无情的摧残着这些尚处于吸积塌缩阶段的、孕育中的类太阳星(具有侧向激波结构的极端光学喷流首次被发现,它和反向喷流的过度退化一道表明了一切),其吸积盘在不断的侵蚀中越来越小,以至于在不久的将来将不足以维持其吸积和质量外流,年轻恒星的形成过程也必将因此而中断。最终形成的将不再是新的类太阳星,而很可能是暗弱的褐矮星甚至是只有行星级质量的巨行星。本研究印证了大质量OB星的形成将阻断其附近空间区域内低质量星的进一步形成,同时为孤立巨行星的形成尤其是对电离氢区中孤立巨行星的存在给出了新的解释和直接观测证据。
该系列光学喷流中Rosette HH1的发现尤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相关文章发表于2004年1月1日出版的ApJ Letters第600期。该工作同时得到了国际著名同行专家等人的认同与赞许。
网友评论.